研究院概况
历史沿革
创立阶段(2015年):
贵州医科大学大健康学院成立,成为中国高等院校中首个设立的“大健康学院”。
学院致力于培养大健康医药产业新型人才,立志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及人才的孵化器。
发展阶段(2015-2023年):
学院先后开设了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医学信息工程、智能医学工程4本科专业,在校学生人数接近千名。
教师队伍逐渐壮大,拥有专兼职教师8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33人,高级职称19人,博士15人。
建立了包括贵州省大健康工程技术中心在内的多个教学科研平台和基地。获得了多项省级科技成果奖、发表核心杂志论文、SCI论文,以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经费。
转型阶段(2023年11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为推动贵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校进行内设机构调整。将“大健康学院”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大健康研究院”,由教学单位变更为科研机构。
研究院聚焦“健康中国战略”,设立理论政策研究、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生物纳米智能医疗设备研究、贵州特色食品与人体健康研究、标准及认证与大健康研究平台建设等项目PI实验室平台及团队。
科研与社会服务阶段(2023年11月至今):
研究院致力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化服务的有机融合,促进大健康产业化项目合作与落地。
研究院参与组织多项学术交流和科研平台项目申报,如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院士创新团队工作站、循证医学专家团队项目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曹院教授作为贵州省大健康学会会长,在贵州健康管理学术交流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扩大了研究院的社会影响力。